我公司設立于2007年8月,是一家大型的綜合性物業服務企業。在管項目21個,其中長春9個,其他項目分布于白城市、長白縣、大連市。物業管理總面積400多萬平方米,物業類型有大型發電廠、企事業單位、大中型住宅、停車場。
公司設立之初,就把“業主的高度滿意是博文物業一切行為的準則,社會效益高于經濟效益是博文物業永恒的追求”作為企業的服務理念。在此理念的指導下,我們的物業管理服務工作獲得了長足的進步:物業服務滿意率達到了75%,物業收費率達到79.5%,也有效地破解了許多小區管理和業主安居遇到的一些難點問題。但,進入2016年以后,我公司逐漸遇到了在小區綜合治理、與業主建立更加融洽的關系、滿足業主多元化需求上的難題,特別是建筑商的房屋質量問題暴露的越來越多,業主意見很大,一時我們也拿不出更好的破解方案,打造和諧小區,企業發展都遇到了難題。2017年會展街道組建后,我們主動找到組織,在黨工委的指導幫助下,我們看到了破解這些難題的曙光:我們重新理清思路,上下一心以實施“紅色引擎”工程為統領,以滿足業主對美好生活的需求為出發點,把“黨建引領、精細化服務、民主化管理、增加公益性服務、建立特色文化陣地”納入打造“紅色物業服務企業”規劃之中,逐步建立了實現社會效益與“有償微利”相統一的新的管理服務模式。做到了“業主有所呼,物業有所應”,使黨建在小區有色彩、有溫暖、有活力,讓業主獲得了更多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既協助提升了會展轄區城市綜合治理水平,也促進了公司快速發展。下面匯報一下我們的具體做法和實際體會。
一、搭建“社區、物業、小區”黨組織聯動平臺,為破解管理服務“瓶頸”提供保障
在街道的指導下,我們強化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服務功能,建立社區、物業、小區和社會組織共同治理小區的新型物業管理服務模式的建立。
(一)成立了公司黨組織,把公司的黨組織建設納入街道黨工委的體系之中,把黨的領導和“紅色元素”融入到物業管理服務全過程,為轉變服務理念和提升服務品質把關定向 。我公司接受了街道黨工委的組織領導和工作監督,有效地落實了黨組織的“三會一課”以及城市綜合治理、環境保護、民生工程等相關規定,轉變了工作思路,提高了支部成員和公司班子成員的議事決策能力,推動了公司工作的開展;如我們決策的對社會公益性和業主安居的資金投入,由原來的28.5%上調到39.1%,保證了4個小區主要設施的更換和房屋質量的維修,得到了業主的積極擁護和支持。
(二)成立公司工會組織,保障職工權益,激發干勁。我公司成立了工會組織,并選舉了工會基金審查委員會、工會女職工委員會。讓員工積極參與公司全面建設和監督公司涉及到職工利益的決策。近幾年,公司先后修訂的《關于增加職工工齡工資的決定》、《關于職工婚假標準的決定》、《關于加強職工崗位技能培訓的通知》、《關于“三八”婦女節活動費用標準的決定》等,均是通過職工會員大會討論決定的。同時,為拓寬職工民主管理渠道,支部建議公司設立職工接待制度,每月25日,公司主要領導召開職工座談會,聽取職工關于工作環境、勞動強度、職工生活保障等方面的意見或建議,并及時予以采納;如:為了降低冬季清雪勞動強度,公司配置了大型清雪車和專用清雪工具,職工的勞動強度降低了60%;為了提高在管小區生活垃圾清運效率和降低保潔員勞動強度,公司購買了三臺生活垃圾清運車;為了保證工程人員的安全作業,購買了專用工具和勞動保護;為女職工制作了“夏、秋、冬”季服裝,滿足了個性化需求,為培養“紅色物業管家”奠定了基礎。 2019年我公司工會職工服務部站被吉林省總工會評為“優秀職工服務站”。
(三)創新管理模式,發揮典型示范作用。在街道黨工委的指導下,以福臨家園為試點,完成了福臨家園業主委員會的換屆,選舉了11名業主委員,其中有10名是中共黨員,重新制定了《業主大會議事規則》、《業主委員會議事辦法》、《業主管理規約》;其次,通過業主自薦方式,選舉產生了樓棟長;又成立了“福臨家園小區業主黨支部”,由會展社區網格長王靖姝任黨支部書記,業主委員會委員許振文擔任副書記,三名委員分別由2名業主委員和一名樓棟長擔任,還以相鄰樓棟為單位建立了6個黨小組,定期召開“業主議事會”、“小區難題破解會”、“業主接待日”,增強了業主參與小區綜合治理和解決難點問題的自覺性。
今年,在社區、物業和福臨家園小區黨支部共同配合下,福臨家園拆除違建102件;圈占綠地退綠64處,約300平方米;處理污染環境的飯店20家;清繳陳欠物業費260戶;解決糾紛160起;更換了小區照明燈、甬道磚,維修了小區柏油路面;處理了3棟樓樓頂房屋坡屋面嚴重下滑的質量問題;社區與物業共同投建了“百福園”休閑活動廣場310平方米,投放了石桌和棋盤桌,在照明燈桿上安裝了43個文化燈箱;為71個單元一樓制作了“平行社區”告示欄;完成了30號樓外墻大修工程,又在福臨家園園區推廣了30號樓業主的自治經驗,今后我們將在其他小區逐步推廣福臨管理模式。
二、培養物業紅色頭雁和紅色物業服務團隊,提升企業的內升力
(一)重新組合了“紅色物業領導班子”。一是調整了公司董事會和監事會人員,增補了1名董事和2名監事,計財部經理劉燁任公司監事會主任,項目經理孫利華和劉偉國為監事會委員 ;二是把公司黨組織建設寫入《公司章程》,確定了公司黨支部的職責和核心地位,解決了公司黨組織建設經費來源問題 ;今年有3名班子成員加入了黨組織,班子成員黨員占75%。
(二)全面提升公司服務人員的綜合素質和服務能力,一是把員工職業道德教育、政治思想教育納入公司人才培養計劃之中,從2018年起,每年職工綜合教育培訓費不少于13萬元,加大了對“紅色物業”服務團隊“培養教育投入”,二是通過“三會一課”、時事政策講座、專業技術競賽、“紅色服務明星評比”、參觀展覽館、為社會獻愛心、與特殊需求業主結成“一對一”關愛對子等方式,向員工注入“紅色元素”,提升了員工“愛崗位、愛祖國、愛業主”紅色元素的占比,為培養“紅色服務管家”注入了動力;三是對“紅色服務管家”進行考評,我們先后制定了《紅色服務管家培訓辦法》、《紅色服務管家考評細則》、《紅色服務管家獎勵辦法》,采取“月考月評”、“季考中評”、“年考審定”的方式,對員工進行系統考評,近二年,先后有42名員工被評為“紅色物業服務”明星,有8名被評為“紅色物業服務標兵”。今年,在會展街道黨工委“會展好人”的評選活動中,公司董事長遲貴被評為“會展最美企業家”,福臨家園項目副主任趙小丹和福臨家園東區負責任人趙明遠獲得了“會展最美物業人”提名獎;四是把創辦“紅色物業服務企業”和打造“紅色物業服務品牌”注入日常的服務管理之中,把重民意、順民心、集民智、解民惑、幫民難作為職工管理和服務業主的著眼點。 近二年,先后為小區業主提供了健康保健、入戶理發、代購物品、家政服務、婚慶保障、文化生活、室內有償服務等,提升了業主幸福指數。
(三)努力滿足業主日益增長的多元化需求。一是把“約定型”服務(履行物業服務合同)做精做細,今年公司面向業主投放了自主研發的“物業管理服務微信小程序”,為業主提供了簡便快捷的服務平臺,只要有需求在手機上就可滿足;結合建立美麗長春,重新制定了《物業服務品質操作手冊》,進一步規范了綜合性管理、設施設備維修養護、小區安全秩序維護、園區綠化及景觀管理、小區應急處理預案等管理服務標準,大幅度地提升了小區常態化的管理服務品質,滿足了絕大多數業主的需求,業主有效投訴由2017年的360件,下降到了85件,業主服務滿意率由原來的75%,提高到了87%。二是根據業主個性需求,設置了“家庭型”、“福利型”服務項目:“家庭型”服務,主要依托公司現有的資源,為業主提供12種有償服務和代購物品、冬季電瓶鉤車、婚慶保障等無償服務;“福利型”服務,就是借助社會資源,為業主提供“義務體檢”、“VIP”住院治療、“VIP”檢車、配送“中之杰”食品、存款儲蓄、小額貸款、幫助老人理財、入戶理發和健康按摩、代買火車票等服務。另外,今年會展街道成立了“物業、金融、衛生”企業聯盟后,為“福利型”社會化保障提供更好依托。近兩年來,我公司先后為400多位業主提供了上述服務和一對一人性化關懷等服務。三是構建化解矛盾和解決糾紛的 “紅色鏈條”。公司提出“走家串戶訪民情,積極溝通處友情”的工作要求,把“走訪串戶”作為職工月績效考核一項內容,要求所有物業員工必須入戶走訪,及時排解業主問題,第一時間掌握業主需求,虛心聽取業主意見或建議,快速處理業主之問、物業與業主之間的矛盾。今年公司入戶走訪次數14161戶次,征求和采納業主意見或建議101條,有效化解矛盾45件,處理糾紛21件。
三、勇做實事,讓紅色物業成果惠及千家。
(一)為業主擔當,破解嚴重影響業主安居難題。我公司管理的小區基本都是10年以上的舊小區,其中,潤澤新村、福融小區至今沒有產權,無法啟動大型維修資金,面對這些涉及業主生活質量的難點問題我們不等不靠,積極尋求解決辦法。經公司黨支部提議,公司先籌措260萬元,用來破解嚴重影響業主安居和社會穩定的難題。在支部的倡議下,黨員帶頭,全員加班加點工作,重新更換和增加了114套園區路燈;升級增設監控設備200多處,是原來的2倍多;重新規劃園區綠化,種植喬木、果樹花卉等,目前小區已無空地可栽,同時還建造了多處人文景點,提升了小區品位;對所有的電梯安裝了五方呼叫系統、廂內監控系統、更新電梯動力鋼絲繩,確保業主使用安全;對園區上下水系統做了標準升級維護;對園區出入口人行道安裝了電動門,車輛通道實行了車牌識別系統;對園區甬道、草坪格車位磚和柏油路面進行了大面積的更新維護。不僅提升了業主居住環境,也提升了業主房屋增值空間。真心服務博得了業主的擁護與支持,小區的管理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2019年9月,經與業主民主協商,潤澤新村、潤陽華苑、福融家園三個小區同時通過了上調0.2元物業服務費的決議 ,能獲得業主這樣的支持,這在物業行業中是少見的。
(二)傳遞“紅色基因”,豐富業主精神文明生活。在做好物業服務、滿足業主正常生活的同時,我們還立足現有條件,向小區提供“紅色基因”傳承,為促進小區整體文明和大家庭和諧創造有利條件。
一是公司無償為小區提供500平方米的“業主綜合性服務中心”,滿足了業主各項文化活動開展,為業主提供音樂、舞蹈、茶藝、國學、書法、美食、理財等方面的培訓和講座。
二是組建了“紅驛舫藝術團”,吸收了有文化愛好的業主參加,今年先后參加了會展街道組織的年會、“紅驛舫”微論壇、會展好人“頒獎”等文藝演出,還參加了省、市舞蹈演出,獲得好成績;近日應長春坦克學院邀請,參加了“壯麗七十年,奮斗新時代”歌詠比賽,獲得了“特殊貢獻獎”。
三是建立了“會展社區、博文物業紅驛舫”黨群服務站,為社區和物業員工、小區業主黨員提供了黨的系列教育培訓基地,近二年,上黨課16課,組織黨員宣誓4次、黨史知識講座12課,組織黨員無償為業主服務3次,走訪慰問老黨員、殘疾軍人、特困業主56戶,為社會無償獻血25人,為社會捐贈2萬元。
(三)為社會擔當,構建大物業格局。在會展街道黨工委的主導下,2018年12月成立了“會展街道物業企業聯合會”,我本人當選為會長。本著“資源共享、責任共擔、人才共用、問題共解”的原則, 我公司積極發揮著骨干企業的作用,先后幫助處理了煙草小區大年初一電梯故障停運和耶魯印象小區電纜修復;今年防洪期間,又幫助其他小區疏通污水、雨水;組織“紅色物業管家”交流工作經驗;輪流播放“紅色影片”;組織物業服務示范觀摩,受到會展街道轄區居民的好評。
我們的切身體會是有了“黨建引領”,我們才會有更大的社會擔當;有了社會擔當,我們才會贏得廣大業主和社會各界的信任;有了業主和社會的信任,我們的紅色物業才能更深更遠發展。